3. Arrange(排列)
根据图元绘制的时间先后不同,其排列的顺序也是不同的。先绘制的图元在底层,后绘制的图元在表层,当带有填充效果的图元互相重叠时我们就能很清楚的看到它们的排列顺序。
a) Move to Front(移至表层)/Move to Back(移至底层)工具使选中的图元可以更换上下排列顺序。
选中下图左侧的木纹填充块,执行移至底层命令将得到右侧的效果。
b) Align(对齐)
对齐命令可以将多个图元按不同的位置对齐放置。上下左右方向的对齐使各图元的相应边对齐,而水平和垂直对齐使各图元的中心位置对齐。随意放置的三个填充矩形对齐效果如下。
4. Group(成组)
当同时选中多个图元时,我们可通过编辑栏的成组命令将它们组合成一个单一对象。成组的优点在于:我们可以很方便的将所有组内成员一次选中,从而提高图元的管理效率。
5. Explode(分解)
分解是成组的逆命令,可以将已成组对象还原为单独的图元。对于多义线、多边形和填充图案也可以使用分解命令,使它们转变为不可细分的最小单位图元。
6. 特性匹配
在一张较复杂的图纸中肯定会用到多种特性样式,AutoSketch提供了两个相当便利的工具来分别提取特性和将一个图元的特性直接应用到另一图元上。
a) Dropper(吸管)
特性栏上的吸管可以帮助我们轻易的从已有图元上提取特性作为当前的特性。下图中如果需要添加墙线,我们不必先去了解围墙线条的各项特性设置,而只需选中已绘制的黑色粗线条围墙,单击吸管工具按钮,编辑栏上就会出现Extract Layer(提取图层)、Extract Color(提取颜色)、Extract Style(提取线型)、Extract Width(提取线宽)、Extract Pattern(提取图案)和Close(关闭退出)按钮,我们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有选择的提取。此时,当我们依次全选后,特性栏上的当前设置已经和围墙相同了。
b) Perpety Painter(格式刷)对于要将某图元的特性修改为和其他图元一致时,格式刷应该是最为便利的。单击格式刷按钮,系统提示先选择源对象,然后可以组合选择需要赋予目标对象哪些特性,最后再选目标对象。需要注意的是:源对象只能选一个,而目标对象可以是任意多个。而且,在选择每一个目标对象前都可以重新组合特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